当前,我国全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努力破除一切阻碍创新发展、不适宜的制度藩篱,充分调动人才第一资源潜力,充分发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让创新成为产业升级的主动力,让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让创新成为生活改善的核心源,促使我国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未来,实现世界科技强国宏伟目标,我国还需经受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考验,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竞争中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我国面临创新竞争压力与瓶颈
2006年发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快速增长,至2012年我国全社会R&D经费支出总额超过1万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值达到2.0%;至2018年,前者近翻一番,约为2万亿元,已经超过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四国研发经费支出的总和,紧随美国之后,相应占比也上升至2.2%,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跃升至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大国。
随着我国产业开始进入转型升级期的同时,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也面临一些瓶颈与困难。国外供给的技术不是我国最紧迫需要的,我国最需要拥有的先进技术已被国外采取了相关限制措施。我国希望引进的技术已是国际当前最尖端的技术、基础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而恰恰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因为各国深知科学技术就是核心竞争力这一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因此,我国有时也会面临“卡脖子”技术问题,攻克“卡脖子”技术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可见一斑。
事实上,我国自2012年已经进入了一个创新发展新阶段,从可以自由跟踪学习的后发追赶国家转变为一个限制学习而开始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后发赶超国家。目前,我国已然站在全球创新跟随者的高峰之上,再向上发展的每一步都将面对更猛烈的风吹浪打,需付出艰苦努力,拿出更大的信心和勇气。总之,核心技术要取得突破,就要有决心、信心、恒心。
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突破
应强化企业研发“第三极”
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新突破,关键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问题。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企业原始创新能力问题,也就是企业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的问题。
先进经验表明,企业是国家研发特别是基础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对知识生产的贡献不亚于大学和科研院所,日本最近的19位诺贝尔奖得主中就有3位来自企业。然而,我国有些企业目前表现欠佳。2018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为1090.4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其中高等学校、政府属研究机构和企业均实现较快增长,分别为589.9亿元、423.1亿元和33.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1%、10.1%和15.7%,显然高等学校对增长的贡献最大,而企业最低。但是,从统计数据上看企业增速是最高的。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已经大幅增长,典型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如华为2018年R&D经费总额近1000亿元,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研发投入均在数百亿元,明确进军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并且已经联合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建立了面向前沿领域应用基础研究的实验室,引领产业技术创新。
因此,在企业已有意愿并有行动的情况下,再加之政策的引导与支持,充分发挥我国企业研发“第三极”的作用,必然形成新时期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爆破点。
突破“卡脖子”技术要以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尖兵”
一是应对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要求我们必须了解科学技术变化趋势,把握科学技术到产业创新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求对科技活动组织变革规律的把握,才能有效调动各类创新要素,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企业研发“第三极”的作用。积极调整现有行业和地方的科研机构,充实企业研发力量,支持依托企业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培育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所谓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以产业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为核心,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协同推进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打造创新资源集聚、组织运行开放、治理结构多元的综合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中央之所以提出这个新型科研组织,就是因为当前的产业技术创新组织中欠缺能够在产业变革中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抢占全球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科技力量。
二是打造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要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创新产品上,一个可以成为国家名片的世界级创新产品,要的是真正实现产业技术自主、创新重大突破的技术创新“尖兵”“突击队”“老虎队”。目前的现实情况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必争之地,又是国内各大汽车企业的争锋之所在,因而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探索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三是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人财物更多向科技创新一线倾斜,努力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上取得更大突破,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作为定位于此的一类新型研发组织,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运行管理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多方协作形成合力,不仅要营造产业技术创新生态,也要营造支持产业技术创新突破的政策生态。
(作者: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 张赤东 原诚寅 邹广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