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疟剂有治疗前列腺癌潜力

科普中国网  |   2016-12-15 14:06

  英国《自然·通讯》期刊13日发表的一项癌症研究报告称,抗疟化合物可以抑制小鼠前列腺癌和肿瘤转移。该成果将帮助治疗对现有疗法具有抵抗力的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在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名较高。前列腺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很大关联,而生长则要依赖雄性激素及其受体。临床试验表明,可阻断雄激素受体的药物是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策略,但前列腺癌可能对这些药物表现出抵抗性,因为雄激素受体有替代表达形式,而目前的药物无法抑制它们。

  为了寻找新型雄激素受体阻断剂,中国华东师范大学易正芳及同事对自然化合物库进行筛选后发现,抗疟剂臭椿酮是可以阻断所有不同形式雄激素受体的有力抑制剂。在细胞和小鼠中,该药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事实上,该药与影响雄激素受体稳定性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导致肿瘤细胞内的受体降解。

  鉴于此,论文作者认为,可考虑使用这种药来治疗对现有疗法具有抵抗力的前列腺癌,且这一新药有助于推动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科技日报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张梦然)

来源:科普中国网

原文链接:http://www.kepuchina.cn/qykj/yxqy/201612/t20161216_55278.s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