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12月22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描述了一种进入肿瘤后发出荧光的纳米探针,可在癌症手术时作为通用显像剂。研究团队在小鼠实验中成功使用了这种类似晶体管的探针,并发现其能标记出直径小于1毫米的肿瘤结。
目前对许多癌症,尤其是早期或较早期的实体肿瘤来说,手术切除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案。因为在理论上,若是以手术完全移除肿瘤细胞,癌症是可以被治愈的。在切除肿瘤时,医生需要确保没有遗漏癌细胞,尤其是在肿瘤边缘位置的。图像引导手术能帮助医生探测到遗留的肿瘤组织,找到大小可见的肿瘤结节。然而,现有的癌症手术显像技术敏感度和特异性尚不足,因此可能会将非癌变组织,比如棕色脂肪组织等代谢活动较快的组织,误认为肿瘤组织。
此次,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布兰·萨摩儿、高金明及其同事,合成了一种携带已被临床批准的荧光染料的纳米粒子探针。纳米探针是一种能探测单个活细胞的新型超微生物传感器,而采用的染料与手术室使用的标准相机是兼容的。使用这种静脉注射的纳米探针,只会在进入肿瘤时显著发亮。与只在电压超过一定阈值时开启的晶体管类似,纳米探针只在酸性的PH值下“开启”,这是几乎所有实体肿瘤的标志。
在将这种探针用于图像引导手术,切除小鼠的头部和颈部肿瘤的过程中,研究团队发现,该纳米探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特异性和敏感度,能标记出直径小于1毫米的肿瘤结节,且能避免假阳性结果。
来源:科普中国网
原文链接:http://www.kepuchina.cn/qykj/yxqy/201612/t20161223_56908.s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