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科技展厅位于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层。展厅充分体现了“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在对历史回顾和弘扬悠久气象文化的基础上,紧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脉搏,通过发展历程、辉煌成就、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四个部分,展示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展示气象科技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展示气象工作的服务领域、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产品,展示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前景,展示气象人的科学和奉献精神。中国气象科技展厅注重气象、艺术、高科技展示形态的有机结合,运用浮雕、模型、展板、投影系统、触摸屏系统、三维立体影院等形式,充分展示气象科技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开放、流动、竞争、协作
编辑
──科技体制改革激活新气象
中国气象局是国家首批启动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部门之一。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气象局气象科研院所顺利完成了结构调整、人员分流、机制转变、制度创新等方面的改革任务,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明显增强,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并于2004年10月在国家各部门中首家通过了由科技部、财政部和中央编办组织的联合验收。如今,“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型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已逐步形成。
目前,在中国气象局新一轮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中,正在以国家级气象科研机构“一院八所”、国家级业务单位、国家重点实验室、部门重点开放实验室和省级科学研究所及相关业务单位为主体构建气象科技创新体系。这些机构在专业设置、学科发展方向等方面基本涵盖了气象科研与技术开发的各个领域,是气象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平台。
中国气象科技展厅地基、空基和天基相结合
编辑
──基础平台建设构筑大舞台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中国气象科技展厅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十五”期间,我国已初步建成地基、空基和天基相结合的气象立体观测系统。到2005年底,气象部门在2404个国家级地面观测站中建设了2002个自动气象站,共建设了5512个中小尺度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建成158个雷电监测站、6部风廓线仪、自建或合作建成81部GPS/MET站。在气象部门120个探空站中,建成80部L波段雷达--电子探空仪探空系统。到2005年底,已建设完成新一代天气雷达101部。
中国气象局牵头12个部委,初步完成了中国气候观测系统(CCOS)总体实施方案的编制。
目前,风云一号D星和风云二号C星在轨业务运行。世界气象组织已将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业务气象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为航天领域故障预防、通信、导航、地面设施安全和人类生活提供空间天气监测和预警业务服务。
气象信息通信
中国气象科技展厅气象信息通信
“十五”期间,组建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以气象通信网络、高性能计算机为代表的我国气象信息网络(包括公用通信网与专用通信网结合、有线无线结合的现代化信息网络)综合通信传输能力比“九五”提高60多倍;气象业务和科研的计算机能力比“九五”提高近200倍。
大气成分观测
中国气象科技展厅大气成分观测
“十五”期间,组建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完成对瓦里关等4个大气本底台(站)的升级改造,初步建成由30个大气成分观测站组成的全国大气成分观测网,建成由156个酸雨观测站组成的我国酸雨观测网,建成由24个沙尘暴监测站组成的沙尘暴监测网。生态与农业气象观测得到加强。
参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中国气象科技展厅参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中国气象局率先成功实施了气象科学数据共享试点建设和国家EOS-MODIS卫星资源共享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数据共享工作,充分发挥了国家投资的效益,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正在组织实施的北京高性能计算机资源共享,将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再添新资源;雷电防护标准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将为加强标准工作,提高雷电防护科技水平奠定重要基础;瓦里关山大气本底观象台和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已先期列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体系,临安、龙凤山、上甸子大气本底观测站进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序列。
中国气象科技展厅科技合作效益显著
编辑
──开放与合作,打开新天地
“十五”期间,中国气象局已与15所高校开展了局校合作,还通过局企合作、多部门合作等多种方式推进气象科技发展,为加快气象科技自主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局校合作方面,与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15所重点高校签署了全面的局校合作协议。合作双方在联合建立研究机构、科技项目合作、培养高层次气象人才和科技教育体制创新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在拓展领域方面,中国气象局与国土资源部、交通部、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民航总局、林业局、旅游局、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海洋局、航天集团、中电集团等有关单位开展了广泛科技合作。
“引进来、走出去”是中国气象跟进国际先进水平、快速实现自身发展的又一有效途径。我国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双边气象科技合作交流活动,与21个国家签署了气象科技合作协议。
通过与发达国家的双边合作引进了雷达、卫星等关键技术和先进设备,促进了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特别是近几年来,广泛建立并不断强化与相关国际组织、世界气象组织成员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关系。多次主办大型国际会议,发起和组织了国际科研计划,如国际沙尘暴研究计划和2008年奥运气象预报示范项目。
通过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等许多国际组织和观测系统研究与可预报性试验(THORPEX)等许多国际计划的相关工作,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在世界气象领域的地位。
人才队伍日益壮大。2001年以来全面实施人才强业战略,专门成立了中国气象局人才战略领导小组。到2005年底,气象部门有院士7人、专业技术人才41299人、博士261人,有5人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17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已有两位科学家先后获得WMO青年科学家研究奖。
中国气象科技展厅气象科技整体实力提高
编辑
──气象科技成果如雨后春笋
气象科技整体实力的提高带动了重大项目的竞争能力增强,高水平科技成果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特别是近年来,通过主持和承担各类国家级科技项目,极大地促进了气象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十五”期间,中国气象局各有关单位先后承担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委支持的313项国家级科技项目。
实施重大气象科技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国气象数值预报技术创新研究
全球环境变化对策与支撑技术研究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人工增雨技术研究与示范→农林重大病虫害和农业气象灾害的预警及控制技术研究
奥运气象保障技术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
我国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研究
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水、土环境污染机理与调控原理
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理论和方法研究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重点项目→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系统建设→EOS-MODIS卫星数据共享系统建设
国家气象网络计算应用系统建设→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国家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研究台站体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几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积极性不断提高,共获得基金项目144项,其中重点项目8项,呈稳步增长趋势。
中国气象科技展厅促进气象科技成果转化
编辑
通过组织实施国家级科技项目和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专项、气候变化专项等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在大气科学基础理论、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促进了天气、气候、气候变化、生态与农业气象、大气成分、人工影响天气、空间天气、雷电等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气象科技展厅气象科技成果显著
编辑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3年度,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1年度,卫星通信气象综合应用业务系统(9210工程)
2004年度,全球变化热门话题丛书
气候变化工作富有成效──积极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气象局在气候变化的监测、检测、影响评估、预估、决策支持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评估了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的基本事实,开展了部分省区气候资源的综合调查;进行了区域大气成分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长期影响的分析研究,组织和参与了一批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型科学试验;设立专项活动经费支持开展了一系列气候变化科学、影响与对策研究工作,并及时向党中央和国务院提交分析报告和背景材料;牵头或参与组织了《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和《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编制,对我国气候与环境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进行了综合评估和分析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以及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在国家发改委牵头的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中,中国气象局作为副组长单位负责协调国内各部门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各项活动。向国际社会反映中国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和原则,充分反映中国政府对重大问题的意见,极大地强化了中国在IPCC活动中的作用,在气候变化科学领域维护了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权益。此外,中国气象局还积极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履约谈判工作,气候变化双边和多边政府会谈等。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牵头组织了一系列气候变化领域的重要国际会议,并举办了“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国际讲习班”等活动。这一系列措施提升了中国在气候变化科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增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气象局组织编写和出版了《全球变化热门话题丛书》并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组织有关专家在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政府有关部门、部分省市以及大专院校、学术团体等举办气候变化问题的专题讲座和报告,增进了决策者、科研人员及普通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了解。
来源:科普中国网
原文链接:http://www.kepuchina.cn/kjcg/kpjd/201604/t20160416_8759.s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