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链小分子转化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杂志社  |   2020-04-22 15:34

来源:中国科学杂志社

化学链将一个化学反应分解成在同一反应器依次进行或在不同反应器同时进行的两个或多个独立的反应。反应物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传递通过一个固体媒介实现, 媒介中某一元素的价态在两个值之间循环变化。相比于传统化学反应过程, 化学链反应过程具有㶲效率高、安全性能高和操作灵活等优点。化学链曾经被用于商业化生产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进入21世纪以来, 化学链用于小分子化学转化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中国科学:化学》近期发表评述,介绍了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重点总结了太阳能热化学分解H2O和CO2、化学链甲烷干/湿重整、晶格氧选择烧氢耦合脱氢和化学链合成氨的发展现状, 并对化学链小分子化学转化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讨论。


化学链是将一个化学反应分解成两个或多个独立反应的技术, 这些反应在同一个反应器中依次进行或者在不同反应器中同时进行。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移通过一个媒介来完成, 该媒介先与一个反应物反应, 接着再与另一个反应物反应, 同时其状态回到起始状态, 完成一个循环(图1)。媒介通常为固体且其活性组分在整个过程中要经历还原-氧化循环, 因此化学链往往涉及多个异相反应。如果媒介起到传递氧的作用, 则称之为载氧体(oxygen carrier, OC)。

wt_a32302020423181548_45fbec.jpg

图1 化学链反应示意图

图2列出了过去160多年中一些代表性的化学链过程。早在1852年, 法国化学家Boussingault就尝试了将化学链用于分离空气中的氧气, 研究发现载氧体(BaO2)经历数次循环后失活。1879年。英国Brin等揭示了导致BaO2循环稳定性差的原因, 随后他们成立了Brins氧气公司, 采用化学链生产工业级氧气。1897年, 德国发明家Bergmann公开了用氧化钙(CaO)、碳基燃料(煤、焦或液态烃)和二氧化锰(MnO2)制备碳化钙(CaC2)的方法。该过程中二氧化锰先被还原为低价态的氧化锰, 随后低价态的氧化锰被空气氧化, 实现回收MnO2。1903年, 英国工程师Lane成功开发了蒸气-铁制氢工艺, 其中载氧体(铁矿石)交替与水蒸气和煤气反应。1940年, 麻省理工学院的Lewis和Grilliland开发了流化床反应技术, 利用碳基燃料和载氧体反应生成工业级二氧化碳(CO2)。1949年, Lewis等开展了化学链甲烷部分氧化制备合成气的研究工作。1970年, 标准石油公司的Callahan等研究了化学链丙烯选择氧化制丙烯醛, 载氧体为含50wt% SiO2和50wt% Bi9PMo12O32的复合氧化物。20世纪70年代, 美国燃气技术研究院开发了煤制天然气HYGAS技术。该技术采用蒸气-铁制氢气工艺, 其中载氧体为含4wt%氧化硅、10wt%氧化锰和86wt%赤铁矿的复合氧化物。20世纪80年代初期, 杜邦公司开发了循环流化床正丁烷部分氧化制马来酸酐技术, 其中载氧体为矾磷氧化物。1983年,汉诺威达特茅斯学院的Richter和亚琛工业大学的Knoche指出化学链能够降低燃烧过程的不可逆程度。此外, 化学链燃烧还具有将碳基燃料直接转化为可供封存的二氧化碳的优点, 因此各国科学家对化学链燃烧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中,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瑞典查尔斯理工大学、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碳化学研究所(CSIC-ICB)、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东南大学等在化学链燃烧领域内的研究工作颇具影响力。1987年, 美国大西洋里奇菲尔德公司的Jones开展了化学链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的研究工作, 其中载氧体为焦磷酸钠-氧化硅-氧化锰复合氧化物。

1997年,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Cavani和Trifirò提出化学链烷烃氧化脱氢的思路, 该思路近年来受到一些研究者的关注。2017年, 瑞士保罗谢尔研究所的Sushkevich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Bokhoven等在Science上报道了基于化学链的甲烷部分氧化合成甲醇, 甲醇的选择性高达97%。近年来各国科学家加大了对化学链的研究力度, 开发了上千种载氧体(活性组分通常为过渡金属氧化物), 不断尝试将化学链思路用于制备大宗化学品。

在过去20年里, 基于化学链的煤/天然气燃烧、生物质气化、烃部分氧化、选择烧氢、CO2/H2O分解和合成氨受到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关于化学链燃烧的综述文献比较多, 本文不评述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相关文献。1998年, 石油大学的沈师孔和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闵恩泽对烃类晶格氧选择氧化的研究现状、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2015年, 天津大学的巩金龙等对化学链重整制氢工艺进行了总结, 对比并分析了氧载体材料和反应器设计需求。最近,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军社和魏进家课题组在《中国科学:化学》上发表文章,评述了近15年来化学链在制备燃料和化学品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 重点关注小分子化学转化。

wt_a52342020023181548_47ba90.jpg

图2  代表性的化学链过程(M-SP-S: 15%锰-5%焦磷酸钠-硅催化剂; OCM: 甲烷氧化偶联)

化学链小分子转化过程与对应的催化过程联系非常密切, 既有相同点, 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在经历一个理想的循环或反应周期后, 载氧体或催化剂的性质回到初始状态。化学链循环频率通常低于1s−1,而催化循环频率则介于10~5~109s−1之间。从宏观上看, 前者是反应物交替进料(同一反应器)或分别进料(多个反应器), 而后者是反应物共进料; 从微观上看,二者的区别在于固体材料发生周期变化涉及的空间。在常见的化学链过程中, 传递媒介整体的组成和结构发生循环性变化, 而在典型非均相催化过程中主要是催化材料表层的组成和结构发生循环性变化。化学链小分子转化过程往往会涉及反应分子的定向转化, 这通常需要在传递媒介中构建催化活性位点。因此, 传递媒介的设计要兼顾整体变化和催化过程, 使他们高度匹配, 从而实现从原料到目标产物的高效转化。

用于小分子化学转化的媒介应该具备以下一些性质(图3): (1) 载氧体不与反应物发生完全氧化反应且不把目标产物部分或完全氧化; (2) 如果媒介与催化剂共同作用, 则小分子与媒介之间的反应速率需和催化反应速率高度匹配; (3) 还原-氧化性能在经历多次循环后保持不变; (4) 足够高的机械强度; (5) 原料廉价易得, 媒介制备过程流程短、能耗低且污染少。

wt_a22322000423181548_4b30a7.jpg

图3  用于化学链反应的理想媒介特性自从1852年开始将化学链用于生产化学品至今的168年期间, 各国研究者不断地拓展化学链反应的应用范围。20世纪50年代之前化学链制备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就已经实现了商业运行, 后来这些化学链技术被其他更经济高效的工业过程所取代。20世纪50~80年代, 美国科学家开展了化学链低碳烷烃和烯烃部分氧化制备研究, 之后世界各国科学家对化学链燃烧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进入21世纪后, 太阳能驱动CO2和H2O分解、化学链甲烷重整和化学链合成氨受到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最近, 科学家尝试通过晶格氧选择烧氢来提高低碳烃脱氢反应目标产物的收率。但是到本篇综述完成为止, 这些过程均未实现商业化。化学链工艺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高性能物质传递载体的设计、高效率低成本反应器的研制及高度集成工艺流程的开发等。以太阳能聚光产生的高温做为能量来源, 借助于金属氧化物媒介分解CO2和H2O是太阳能热化学研究的热点。为了达到大规模分解CO2和H2O制备CO和H2的要求,还需要大幅提高该过程中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能量转化效率。金属氧化物的性能对分解反应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提高载氧体还原-氧化性能依然是目前和今后研究的重点。除了通过优化载氧体主体相组成和合成方法外, 还需要明确晶格氧演化为分子氧和氧原子从CO2/H2O分子转移到载体主体相的微观过程和速率控制步骤。此外, 新型高温太阳能热化学反应器开发对提高分解过程的能量转化效率也十分重要。鉴于太阳能间歇性的特点和工业上连续生产的要求, 有必要开发能量存储装备并进行系统优化和过程强化的研究。化学链低碳分子化学转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提高目标产物选择性。通过向主体相中引入杂原子或修饰载氧体表面能够有效地抑制积碳和完全氧化反应, 但是掺杂和表面修饰调控表面氧物种的机理还不十分清楚。阐明这一机理将为设计高性能载氧体提供理论指导。对于将烃类脱氢反应和晶格氧选择烧氢耦合在同一反应器来说, 如何实现物质流和能量流在时空上高度匹配是实现突破热力学平衡的关键因素之一。除了提高烧氢选择性外, 今后需要关注如何调控烧氢动力学。虽然热力学分析表明, 选择烧氢能大幅提高甲烷脱氢芳构化生成芳香烃的收率, 但是实验报道的芳烃收率仍离工业化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这需深入研究脱氢与烧氢匹配机制和优化反应条件如反应温度和催化剂/载氧体装填模式。此外, 从节能降耗的角度考虑, 构建高效双功能载氧体(兼具催化脱氢和选择烧氢功能)也值得进一步探索。从过程安全性考虑, 化学链氧化偶联和乙烯环氧化优于共进料氧化, 但是前者目标产物收率还低于后者。揭示载氧体表面氧物种本质、演化及其与烃类转化的内在关联将为提高乙烯和环氧乙烷收率奠定理论基础。总体来看, 化学链低碳分子化学转化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做为一种温和条件下合成氨新方法, 化学链合成氨还处于起步阶段。常见载氮体包括过渡金属氮化物、碱土金属氮化物和碱(土)金属亚氨基化合物。氮化物既可与水也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氨: 与水反应时晶格氮完全转化为氨, 但反应生成的(氢)氧化物需要通过电解或高温热化学还原为单质后再进行氮化反应, 构成一个循环; 与氢气反应时晶格氮的利用率(晶格氮转化为氨的分数)很低, 但是固体产物氮化比较容易进行。相比之下, 碱(土)金属亚氨基化合物加氢脱氨反应的晶格氮利用率远高于氮化物晶格氮的利用率, 且反应生成的氢化物也很容易被氮化。亚氨基化合物是比较理想的载氮体, 其对应的氢化物可以从已经开发的金属氢化物、复合氢化物和化学氢化物中进行筛选。进一步提高此类材料的晶格氮利用率和解决催化剂与载氮体的相分离是今后关注的重点。化学链合成氨作为一个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极具发展潜力的方案, 值得进一步研究。 



来源:scichina1950 中国科学杂志社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Q5MzQyNA==&mid=2656803349&idx=2&sn=1c8e8c5d2d7a4b8dd31069680e7f690a&chksm=84a104cab3d68ddc8269db862978b0c75714b18ca0d05b9cfa5bfa2e41fc4037e98c3e530c0b&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 袁勇
    0
    科界平台,科学全面,解读权威,值得关注!!!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