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农学院樊龙江教授:世界各稻区水稻均有返祖现象

顶尖植物科学研究  |   2020-04-20 10:46

来源:顶尖植物科学研究

      由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樊龙江教授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对世界16个主要水稻生产国的稻区进行抽样,在对524份杂草稻的研究中发现,水稻在世界各稻区均存在返祖现象。


  返祖现象也称“野化”或“去驯化”,是生物界经常发生的遗传现象,指栽培作物和家养牲畜等从人工环境回归自然环境,恢复野生特征。以栽培水稻为例,去驯化后成为杂草稻,呈现出籽实变小、红皮的特征。杂草稻适应环境后具有落粒特征,种子成熟即散落田间,之后在水稻耕作生长季节与栽培稻伴生。这种水稻作为稻田恶性杂草,影响水稻生产,被形象地称为“鬼稻”。研究结果表明,这是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随着水稻不断改良,谷粒变大且不易脱落,便于收割增产提效。但这一改良满足了人类需求却改变了水稻的生存法则——原有的繁衍生存机制被破坏。因此,杂草稻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变化,让自己生存下来。“落粒是种子回归土壤实现繁衍的关键一步,是在自然界生存最重要的机制。同时将种子变小,也是为了便于传播生长。”樊龙江解释。


来源:gh_14c52a57b006 顶尖植物科学研究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MjkwOTE3OQ==&mid=2247489479&idx=3&sn=70260815aeffc1169c5a7b4f76a8bd34&chksm=eb939753dce41e45921e420f5d9ddcb8228e53d4594be0b4c87ef52768f9c75b3c7be009b9b0#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

  • 邹蕾
    0
    返祖现象也称“野化”或“去驯化”,是生物界经常发生的遗传现象,指栽培作物和家养牲畜等从人工环境回归自然环境,恢复野生特征。
  • 余太静
    0
    返祖现象也称“野化”或“去驯化”,是生物界经常发生的遗传现象,指栽培作物和家养牲畜等从人工环境回归自然环境,恢复野生特征。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