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平台
4.15专题——CACA肿瘤防治云讲堂
在中国抗癌协会的支持下,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肿瘤医学新媒体《医悦汇》共同打造【CACA肿瘤防治云讲堂】,主任委员支修益教授首要担任CACA肿瘤防治云讲堂负责人,领衔国内名医大咖,就肿瘤防治领域的热点、难点及备受关注问题进行交流和互动,推广诊疗规范、指南和共识,致力于成为肿瘤防治领域的推动者、传播者,作为【CACA云讲堂】系列之一,本活动获得专委会委员、学组及青委会专家的大力支持!
值此4.15肿瘤防治宣传周,本期我们荣幸邀请到了中国抗癌协会科普部部长、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支修益主任接受我们的视频访谈,以作领衔分享,本期我们的访谈主题是:《早期肺癌的规范诊治》。
CACA肿瘤防治云讲堂——支修益教授领衔分享
访谈嘉宾简介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我国胸外科和肺癌领域著名专家,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中国胸外科肺癌联盟主席,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副会长,中国癌症基金会控烟与肺癌防治部部长,中国医促会肺癌防控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癌医学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副主编,国家卫健委《肺癌诊疗规范》专家组组长。
支修益教授在线访谈——《早期肺癌的规范诊治》
医悦汇:目前我国早期肺癌的诊断和治疗现状是怎样的?
支教授:随着胸部CT技术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更多的早期肺癌诊治走进我们临床,特别是这次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发生后,无论是新型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还是返城复工后的新冠肺炎排查,都要常规应用胸部CT。更多的肺部小结节及早期肺癌走进我们胸外科临床,相信在后新冠时代,将会有更多的肺内小结节走进我们的视野。
希望通过今年的第2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科普宣传,有更多的中老年朋友通过胸部CT检查、人工智能技术和液体活检技术辅助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并锁定那些需要临床干预的肺部小结节病例,以及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及微创技术干预的早期肺癌患者。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普的推进,我国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展了肺癌筛查项目,胸部CT筛查出来的肺小结节和早期肺癌的比例在逐年增加。40年前,我们通过胸透和胸片发现并临床确诊的肺癌很多都是晚期肺癌,失去了外科手术根治治疗的机会。今年来,很多省会城市、地级市及以下县市地区,早期肺癌的发现比例在逐年提高,晚期肺癌发现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在一些地市级以下地区,随着胸部CT的普及,会有更多的早期肺癌走进我们的临床。
目前针对早期肺癌,依然首选外科手术。更多的高龄早期肺癌、老年早期肺癌可以安全的接受微创外科手术,安全地度过围手术期。希望中老年朋友一定要更新你们以前对肺癌传统外科治疗的理念,改变二三十年前对肺癌手术的印象。
现在,肺癌外科治疗已经进入微创手术时代。以前传统的开胸手术手术切口大,约40-50cm的大切口、切肋骨断肌肉,手术创伤很大。现在则仅需8-9cm的胸部小切口,或二三个小洞孔的胸腔镜微创外科技术,就可以完成以前用传统开胸手术完成的肺癌手术。针对更多的早期肺癌、直径小于1-2cm,我们开始运用亚肺叶切除代替肺叶切除,使那些高龄的早期肺癌患者在手术后能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免除了大家对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影响生活质量的恐惧。
通过胸部CT早期发现的早期肺癌,通过微创外科手术,患者五年生存率能在95%以上,十年生存率也在90%以上。重视肺癌的早筛,重视肺癌的早诊非常有必要。
医悦汇:做好早期肺癌的规范化诊治,还面临着哪些挑战呢?
支教授:分两个方面讲:第一,想告诉大家的是,并非肺内小结节都是早期肺癌,其中很多是属于肺部良性疾病,要警惕目前存在的过度诊断、过度治疗的问题。特别是首次做胸部CT检查发现的肺部小结节,发现的肺磨玻璃病变,千万不要急于外科手术。要留出一个窗口期,观察3个月、6个月,9个月,甚至1年,复查胸部CT看看肺部小结节是否有变化。有可能这个肺小结节在你体内已存在了2年、3年、5年,甚至更长时间。有可能这个肺小结节就是一个肺部陈旧病变,是你过去得过肺部疾病遗留的痕迹,比如是一个钙化灶或者肺部良性病变,但不是肺癌,不需要外科手术干预。现在我们正在推广人工智能技术在肺内小结节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我们也正在推广联合传统的血液肿瘤标志物,结合肺癌血清抗体七项检测来锁定哪些肺小结节需要临床干预,哪些肺小结节疑似早期肺癌,哪些肺小结节就是早期肺癌......来决定我们的临床干预策略;
第二,目前临床上早期肺癌诊治确实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比如CT影像好像是早期肺癌,但通过手术证实有可能已经发生了肺门淋巴结转移或和纵隔淋巴结转移,在临床诊断出是一期肺癌,通过外科手术和淋巴结的清扫,病理诊断和病理分期就升级为二期肺癌甚至三期肺癌。所以我们一直在推广《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即使临床确诊的肺癌患者,也不要急于手术,肺癌一定要先分期再手术治疗。
明确肺癌病理类型之后,一定要进行肺癌的临床分期检查,包括增强胸部CT看看有无纵膈淋巴结转移,通过颅脑核磁扫描排除外颅脑转移,通过全身骨扫描除外骨转移,通过腹部超声或腹部CT除外腹腔脏器转移;常规检测肺癌的血液肿瘤标志物。如通过各项分期检查锁定为早期肺癌,我们再决定做外科手术。有些病例即使原发病灶很小,不到2cm,但是已经出现了骨转移或脑转移,血液肿瘤标志物也明显增高。无论是肿瘤患者或肺癌患者家属,还是我们基层胸外科医生,确诊肺癌后一定不要急于手术,因为有些就不是早期肺癌,外科手术并没给晚期肺癌病人带来益处。
我们临床医生在规范临床诊疗行为的同时,也应该把这些肺癌诊疗规范的信息通过科普宣传告诉给社会、患者及家属,让大家共同来规范肺癌的临床诊疗行为,让更多需要外科手术的肺小结节得到微创技术治疗,让更多的早期肺癌患者通过手术明确病理分期,搭建外科手术、化疗、靶向治疗,以及放疗的肺癌综合诊疗平台。
医悦汇:您怎么看待肺小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和干预?
支教授:现在肺小结节“患者”越来越多,第一次做胸部CT发现了在体内有可能已经存在了1年、3年、5年、甚至是10年的肺小结节。我们希望首次发现肺部小结节的人群,不要过度恐慌,不要急于外科手术。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肺癌学组、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肺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胸外科肺癌联盟,已经推出了早期肺癌的专家共识及肺部小结节的诊疗流程。中国呼吸内科学界,影像科学界都出台了《中国肺部小结节诊疗专家共识》。近年来,胸外科或呼吸科医生联合人工智能公司,在胸部CT筛查肺癌项目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发现肺内小结节,并辨识肺小结节是单发还是双发、甚至是多发肺小结节。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引用,针对肺部小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我们得出了更多的大数据。如果疑似早期肺癌,可以进行CT引导下的肺穿刺活检,明确了肺癌病理诊断后才能确定开刀与否、手术治疗干预与否。特别是针对高龄肺内小结节,多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者其他器官的基础疾病人群,手术会带来很大的风险。
针对70岁或80岁以上、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高龄肺小结节患者,如果小结节部位不在肺的表面、可能需做肺叶切除的高龄患者,则需要在手术前通过CT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明确是不是肺癌,以及评估外科手术能否给患者带来临床获益。
在肺小结节定位、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包括术前定位、生物胶定,都需要不断引入新技术。希望更多胸外科医生、肺癌中心医生,能医工结合、共同携手,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做好肺小结节定位,不仅包括术前穿刺定位,而且包括微创手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术中定位。希望通过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积累,给更多青年医生、边远地区胸外科医生一些临床帮助,缩短其学习曲线。
并非肺内小结节都是肺癌,这不仅仅是指影像学,还包括我们目前应用的液体活检技术。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运用血液肿瘤标志物即肺癌抗原,来进行肺癌小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近几年,我们开始推出肺癌血清抗体七项检测技术,它比肺癌的血清抗原、血液肿瘤标志物能出现的更早。现在临床上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时,会连同肺癌血清抗体七项一同检测,针对肺内小结节或疑似早期肺癌患者进行液体活检。除了肺癌血清抗体七项,目前还有一些其他的肺癌分子标志物,包括DNA甲基化、循环肿瘤细胞、端粒酶检测,都是目前我们临床研究和即将推广的项目。
血液肿瘤标志物和肺癌的血清抗体七项在许多省市已经进入收费系统并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其他的肺癌分子标志物还在临床研究阶段。希望我们能够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综合判断肺结节诊断,不让那些小结节患者接受过度治疗。现在早期肺癌的诊断,肺内小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已经成为目前我们胸外科领域和肺癌领域的研究热点,已经是影像科诊断、人工智能技术、液体活检技术相关的肺癌研究中心和高新科技公司的研发重点。
我们希望通过科普宣传、患者互动、线上咨询,把这些信息告诉给百姓,告诉给那些有肺内小结节的人群:要冷静对待肺结节,坦然面对肺癌,科学规范治疗肿瘤。肺癌外科治疗已经进入微创时代,目前很多地区胸外科建立了肺结节人工智能单中心大数据,希望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好、推广好,在服务学科建设同时,为病人提供更规范、更科学、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悦汇:您对今年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有什么理解和期许?
支教授:每年的4.15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针对肺癌的防治,我们中国抗癌协会推出了一系列的线上直播和专家访谈,希望让更多的百姓关注肺癌的防治科普知识,能够坦然面对癌症,科学治疗癌症。
另外,我也希望更多的医生和百姓能够参与到肺癌的预防工作中,要关注三霾,远离五气。除了关心室外的雾霾,可吸入颗粒物pm2.5以外,更要关心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室内烟霾,包括烟草烟雾污染、厨房油烟污染,及房屋装修装饰材料带给我们的室内空气污染;还有,就是要关注心理污染—心霾或阴霾:长时间爱生闷气,不善于跟人沟通交流。希望让我们共同关注三霾:室外的雾霾、室内的烟霾和内心的阴霾;警惕五气:室外大气污染、室内烟草烟气、厨房油烟气,房屋装修装饰材料中的氡、苯和甲醛气,以及长时间爱生“闷气“”。
关注三霾,远离五气,有效预防肺癌!
关于CACA系列云讲堂
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牵动着所有人的心。随着疫情在全球逐步蔓延,世界各国生产、生活正常秩序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往期回顾
【4.15专题】CACA系列云讲堂——
☞CACA肿瘤精准治疗云讲堂 | 钦伦秀教授:肝细胞癌转移的新治疗靶点☞CACA肿瘤精准治疗云讲堂 | CACA肿瘤精准治疗云讲堂即将上线!☞CACA胃癌云讲堂 | 徐惠绵教授:中国胃癌临床研究传承创新之路
☞CACA胃癌云讲堂 | 肖莉教授:Her-2阳性进展期/转移性胃癌的治疗进展和全程管理
☞CACA胃癌云讲堂 | 吕静教授:胃癌免疫治疗现状及展望
☞CACA胃癌云讲堂 | 张小田教授:2020ASCOGI胃癌研究速递之免疫治疗的重头戏
☞CACA胃癌云讲堂 | 骆卉妍教授:胃癌新辅助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来源:CACAKP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平台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3MjcyNjg3Ng==&mid=2247487175&idx=4&sn=559a1884ffcf5ac336ff0bda307b3b33&chksm=fccdc5f4cbba4ce2e6b102e70152c99fbde2e9400ecd0fa48e063e084ba952cbe638de268f58&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