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做好文化科学普及大文章

辽宁省科协  |   2020-04-16 11:45

来源:科普辽宁


随着现代学术不断走向专业化与职业化,追求“高精尖”对学者具有极大吸引力。相比之下,文化科学普及工作显得有些简单。无论在学者的科研项目里,还是在学术评价体系中,普及都是一个不那么“高大上”的领域。有意思的是,社会大众对普及读物的需求却空前强烈——他们期待了解科技新发展,希望掌握经济、法律、心理相关知识,愿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界的“高冷”和大众的“热情”形成鲜明反差,反映出当前我国学者撰写的科学普及读物缺乏。在科学领域,以天文学为例,在近年译介的普及读物中,我们看到包括引力波的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基普·索恩等一大批科学家的名字。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方面,近年来我们取得不小进步,但仍有较大提高空间。比如,目前学者撰写的汉字普及读物中,影响较广的是瑞典学者林西莉的《给孩子的汉字王国》,这让我们不禁思考我国作者在创作方面还有哪些不足。文化科学普及是基础教育与社会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既关乎文化传承、科学普及的树人大计,更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方式。在这样一个领域上,亟待中国当代学者投入更多精力,拿出更多高水平作品。



来源:人民日报

欢迎关注

科普辽宁

来源:kpln2015 科普辽宁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MDUzNTExMA==&mid=2247495354&idx=6&sn=985a30ef5ecb478d01aee51957a4deeb&chksm=96f91393a18e9a8594852f85cd1fcd693478bc4bf8a949f34b8a7d3654a5854df68b4ba7015f&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