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农业工程学报
《农业工程学报》2019年第35卷第22期刊载了山西大学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乔陆印的论文——“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土地整治内涵重构与系统特征”。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41701195)等资助。
当前,日益严重的“乡村病”问题和“城进村衰”发展态势仍是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最大短板。本质上看,这是城乡关系不平等和乡村定位不准确长期存在的结果。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导向,以期从根本上调整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层面的长远战略部署,目标导向十分明确,关键在于选择可行路径。
本文聚焦乡村发展与振兴目标,明晰土地利用与乡村发展的耦合关系,阐释新时代农村土地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逻辑路径与机制,剖析农村土地整治系统的基本特征,提出乡村振兴视域下土地整治的发展方向。
1)农村土地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逻辑路径。农村土地整治是地方主体对乡村土地利用转型的能动响应,本质在于协调乡村人地关系,核心内容是调整土地权属和组织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聚焦农村土地利用问题,以土地整治为切入点,注重激活与整合农村人口、土地、产业、政策等关键要素,形成“土地利用转型→农村土地整治→乡村空间重构→乡村转型发展→乡村振兴”的逻辑机制链,可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技术路径。
2)农村土地整治系统的基本特征。从系统论视角看,农村土地整治是一个以人为主体、土地为对象,涉及利益主体、整治客体、规划设计、工程技术、制度机制等要素的复杂系统,同时需要系统外部的资金、物质、信息、政策等要素持续输入,不同要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而表现出一定的结构性与功能性。土地整治系统可认为是乡村土地资源系统的子系统,其运行受到外部环境的强烈影响。
3)农村土地整治的时代要求与发展趋向。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整治被赋予新的内涵、价值与功能,实践中需重视土地权属调整和确立农民主体地位;土地整治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外界持续输入物质要素才能正常运行,客观上要求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和加强配套制度供给。
来源:gh_c45100f8f9c0 农业工程学报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U1MzcwNQ==&mid=2652996265&idx=1&sn=48b86d470feb725842cbb57754df3a8a&chksm=bd32542f8a45dd3993b23bd79bb0b5d3fe239bb2a4ecef4ef53d0e934b1d621ccfca4195752b&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