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翅有什么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科技工作者之家  |   2020-04-16 07:47

wt_a123297209.jpg

科学家们对蝉翅的结构和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很多生物结构不仅很精妙,而且非常实用,工程师们一直想要复制它们的独特特征。例如,许多昆虫的翅膀具有防水、杀死微生物、光线反射和自我清洁功能。《先进材料界面》杂志报道,研究人员发现,蝉翅上覆盖的化合物有助于防水和杀死微生物。

研究人员主要观察了两种蝉(Neotibicen pruinosus casinnii和Magicicada casinnii)的翅膀的物理、化学特征。Np是一种年生蝉,Mc每17年从土壤中钻出来一次。此前的研究表明,两种蝉的翅膀上都有一种高度有序的微观柱状结构,即纳米柱。纳米柱有助于提高翅膀的疏水性,并可能对抑制翅膀上的微生物有作用。

项目负责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昆虫学教授Marianne Alleyne说:“虽然此前我们已经对蝉翅的表面结构多有了解,但它的化学结构还是一个谜。”

为了研究蝉翅的纳米柱化学信息,分析化学家Jessica Román-Kustas使用了一种特殊的分析方法:她在不破坏蝉翅整体结构的前提下,利用溶剂-微波法在逐步提取了翅膀表面的化合物。

Kustas解释说:“我们在不同阶段提取、分析了翅膀表面的所有化合物,并观察了纳米柱结构的相应变化。”

Kustas等发现,蝉翅上覆盖着一层由碳氢化合物、脂肪酸和含氧分子(如甾醇、醇和酯)组成的混合物。纳米柱深处含有最丰富的含氧分子,而碳氢化合物和脂肪酸则构成了最外层的纳米柱层。

Alleyne说:“在蝉翅表面发现这些特殊的分子并不令人惊讶。碳氢化合物和脂肪酸在昆虫表皮上相当普遍。两种蝉的表面化学物质的比例不同,纳米结构也不同。”

Kustas等还发现,表面化学物质的变化也改变了纳米柱的结构特征。在Np的翅膀中,当化学物质被提取出来后,纳米柱开始相互转移,最后形成了一个略平行的结构。这使得蝉翅的润湿性和抗生物特性都发生了改变。而在Mc的蝉翅中,纳米柱较短,表面的疏水化合物比例较高。并且纳米柱的结构取向不会因表面物质的提取而改变。

Alleyne表示,虽然只是初步研究,但他们取得的成果已经足够为研究人员了解结构-化学-功能的相互作用注入新思路。研究人员希望能在未来能设计出具有相同表面特征的人工结构,从而推动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发展。

科界原创 

编译:雷鑫宇 

审稿:alone  

责编:唐林芳 

期刊来源:《先进材料界面》

期刊编号:2196-7350 

原文链接:

https://phys.org/news/2020-04-reveals-unique-physical-chemical-properties.html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相关推荐 换一换

  • 郑耀斌
    0
    生物安全,中国正在筑起一道“防火墙”!
  • 王宏
    0
    生物安全,中国正在筑起一道“防火墙”!
  • 霍岩
    0
    生物安全,中国正在筑起一道“防火墙”!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