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至7日,首届“全国钢结构桥梁推广应用技术论坛”在河北省石家庄举办。此次论坛大会规格高、层次高、规模大,由中国公路学会、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河北省科协、河北省公路学会、河北省冶金学会和河钢集团等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共同举办。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高金浩、河北省科协主席李宗民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河北省公路学会组织承办。
翁孟勇在讲话中指出,当前,供给侧改革,钢结构桥梁的推广利用,对去产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在,公路交通每年用钢1500万吨,公路每年要新建2.8万座桥梁,加之大量危桥的改造,如果这些桥梁中钢桥占比有较大提升,那对我们整个钢的去库存,提高产能利用率,作用将很可观。站在公路交通人的角度,我们也呼吁钢桥时代的来临,钢桥在安全性、耐久性及养护、寿命上,比混凝土要好,原来是用不起、不会用、不敢用,现在是可以更加经济地用。钢桥优势明显,但钢桥也有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加以解决。以后会有两大方面要引起重视,一是引起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重视,得到国家、政府在产业政策方面的支持;二是业内人士需深入研究,从经济、耐久、实用技术方面深入研究,大力创新,为钢桥的更大范围、更深领域应用创造条件。
高金浩在致辞中强调,论坛在河北举办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通过论坛,专家们共聚一堂、共同研究、传经送宝,对河北的交通建设特别是钢结构桥梁的推广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河北是钢铁大省也是交通大省,但河北的钢铁桥梁建设与发达国家、与先进省份差距巨大。一方面,钢结构桥梁的占比极少,只占不足1%,发达国家一般在30%左右。而另一方面,河北钢铁行业经营困难、产能过剩尤其严峻。对于交通行业而言,如何在供给侧改革的道路上先行一步,适度增加钢材消费,更有效地化解钢铁行业发展困局,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他指出,河北省人口7380万,面积18.9万平方公里,地理位置独特,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是首都北京联系全国各省市的必经之地。河北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6333公里,居全国第二位。“十三五”期间还将建设3000公里高速公路。如果在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城市互通立交领域全面推广钢结构桥梁,紧密加强钢结构桥梁领域在河北区域的合作,不仅可以很好地化解河北省钢铁过剩产能、助力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还可大大减少混泥土用量和临时占地,降低环境和资源压力,具有明显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李宗民在讲话中指出,河北省钢铁行业是河北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河北钢铁产业发展迅猛,成为全国最大的钢铁大省,目前,由于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对河北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影响,急需寻求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此时举办“全国钢结构桥梁推广应用及技术论坛”大会,恰逢其时,十分必要。大会以“供给侧改革与中国钢结构桥梁建设”为主题,紧紧围绕桥梁用钢、桥梁建设、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研讨和交流,这不仅对全国交通行业、钢铁行业创新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河北交通建设、河北钢产转型、河北科技创新和河北经济发展,也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项活动受益最大的是河北,对河北科协也是件幸事、盛事和喜事!河北省科协对此给予大力支持。
李宗民对河北省公路学会具体组织承办此次论坛大会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河北省公路学会有组织承办全国大型活动的能力。2012年,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在河北举办,其中,第21分会场——交通分会场,由河北省公路学会具体承办。河北省公路学会既承办高端理论交流,又承办现场实践交流,还承办专家报告成果提炼,解决了若干个技术难题,其成效受到中国科协和省委省政府在成果发布大会上的特别表扬。近几年,河北省公路学会又被中国公路学会评为“先进学会”,被河北省科协评为全省首批“综合示范学会”,被河北省民政厅评为“5A级”社团组织。希望省公路学会继续把此次论坛大会组织承办好,把论坛成果提炼好、推广应用好。
会议由中国公路学会副秘书长乔云主持。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刘中林、河北省公路学会理事长刁厚枝、河北省冶金学会理事长刘如军出席会议。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邓文中,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耐蚀钢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柯伟,以及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河北交通规划院、中国钢结构协会桥梁分会、河钢集团等单位的9位专家、学者,就我国钢结构桥梁及其材料的发展历程、应用现状、技术难点、发展前景等做了专题报告。来自全国公路交通设计、建设及企业单位的366名代表出席论坛。
论坛在中国公路学会、河北省科协和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等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在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
(河北省公路学会供稿)
来源:中国公路学会
原文链接:http://www.chts.cn/info/16062411454211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