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该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天。如对候选人推荐结果有异议,请于2017年2月26日前与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秘书处联系。
联系人:李杰
电话:010—62378038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
2017年2月20日
附拟推荐人简历:
董治宝,男,1966年6月出生,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我国风成过程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在沙漠化动力学研究领域的个人实力国际排名第一、领导的团队国际排名第二。长期扎根西部,坚持在沙漠科学研究第一线,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青藏高原沙漠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项目首席科学家,已发表论文460余篇,其中SCI收录169篇,EI收录85篇;出版专著5部、参编专著7部。论著他引6507次,其中SCI他引2770次(包括Nature, Rep. Prog. Physics, Rev. of
Geophy., Earth Sci. Rev.等权威期刊) ,产生重要影响。获国家专利23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各1次和其他科技奖励5次。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06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007年受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重要科学贡献包括:
1. 风沙地貌:开展了沙丘动力学野外试验研究,解决了风沙地貌学模拟研究的时空尺度匹配问题,提出了若干风沙地貌形成新理论,发现了几种新风沙地貌类型;在柴达木盆地发现了类火星风沙地貌,开展了中国星际风沙地貌对比研究。被国际同行认为是令人振奋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著名风沙地貌学家Nicholas Lancaster认为,风沙地貌动力学的野外试验研究是独到的研究方法,被Nature China作为研究亮点专门报道,美国Carleton Geology Department作为教材全面转载。
2. 风沙流动力学:开展了风沙运动的微观机理与宏观规律的融合研究,创立了风沙边界层动力学研究新领域,系统研究了气流-床面、气流-颗粒流、及颗粒-颗粒相互作用,阐明了风沙流动力学过程及其致灾机理。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实验与理论证实,开辟的该研究领域受到国内外同行追随,一些学者基于上述理论,修正了关于动沙床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计算公式,风沙边界层动力学的研究成果,在风成过程研究、大气边界层科学和物理学等领域,均被认为是开创性研究,是联系风沙运动微观机理与宏观规律研究的重要理论创新。
3. 地表风蚀与沙尘释放过程:系统研究了土壤风蚀及地表沙尘释放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解决了中国风蚀强度的估算问题,澄清了中国西北地区的主要沙尘源区。为认识亚洲大陆沙尘输运、成因、及其在全球生物地球循环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参考,被Nature,Review of
Geophysics等重要期刊论文引用,部分成果被Nature China作为研究亮点专门报道。
马耀明,男,1964年7月生于山西夏县,日本国立冈山大学大气物理专业博士学位,荷兰Wageningen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中科院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站长。马耀明研究员长期致力于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过程和多圈层地气相互作用过程等方面研究。他带领其研究团队在条件极其艰苦的青藏高原地区设计并建成了“青藏高原观测研究平台(TORP)”,且在青藏高原多圈层地气相互作用过程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基础性强、影响力高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第一作者45篇),并以第一作者出版英文专著1部。发表的论文中有115篇被SCI收录、105篇被CSCD收录、56篇被EI收录。发表的论文被SCI引用2325次(其中他引1852次),被CSCD引用1767次(其中他引1408次)(附件6-6)。研究成果在国际青藏高原气候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我国青藏高原研究国际地位的提升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其主要学术贡献如下:
(1) 开拓了利用多圈层地气相互作用地面观测体系来研究青藏高原热力作用的新途径。针对青藏高原地表状况的复杂性,首次在具有代表性的高原的不同下垫面上设计并建成了一个多圈层地气相互作用综合观测台站网络。
本世纪开始,在马耀明的带领下首次建立了青藏高原典型下垫面大气科学及其多学科观测网络,推动了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发展。利用这一网络,系统地获取了为时10余年的大量珍贵的综合观测资料,并建立了青藏高原气候系统多圈层地气相互作用长序列综合观测数据集,数据平台实现了跨行业共享,2012年至今各行业访问下载人次超过9.8万。这为青藏高原及我国天气和气候的研究与预报和预测打下了坚实的观测基础。
(2)为高海拔复杂地形地区的区域气候模拟和卫星遥感应用研究提供了真实的基本参数和验证“真值”。
针对青藏高原复杂地表上能量和水分循环规律观测研究不足这一难点问题,马耀明研究员及其团队利用青藏高原上各观测站点的多圈层地气相互作用长期的综合观测资料,系统地分析得到了青藏高原不同下垫面辐射能和地表热通量等的日变化、月变化、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及青藏高原多圈层地气相互作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特征参数。这为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天气气候的模拟和卫星遥感地表能量和水循环研究提供了真实的基本参数和验证“真值”。
(3)提出了研究青藏高原高海拔复杂地表区域能量和水分循环规律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天气气候影响规律的新方法。
为了解决青藏高原大范围复杂地表地气相互作用过程及其参数不确定性理论与应用难题,首次提出了卫星遥感与地面-大气长期观测数据融合的点-面结合估算区域热通量和蒸发散量分布的新方法,并获取了青藏高原多圈层陆表水热力过程高分辨率数据集,填补了青藏高原观测稀疏、资料缺乏的空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青藏高原综合立体观测应用研究的发展。同时为研究青藏高原等高海拔复杂地表的区域能量和水分循环规律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天气气候影响提供了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马耀明是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担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青藏高原气候系统变化及其对东亚区域的影响与机制研究”首席科学家,他同时还是重大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全球能量水循环亚洲季风青藏高原试验研究”和“全球协调加强计划之亚澳季风青藏高原试验研究”的2个中方总协调人之一。马耀明研究员能够准确把握学科前沿及其发展方向。他负责设计建设的青藏高原观测研究平台,具有地域特色和学科交叉的优势。他从青藏高原地区的综合大气观测研究入手,长期围绕青藏高原复杂地表能量与水分交换过程这一重大科学难点问题,开展了独具特色、深入而系统的观测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基础性强、影响力高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为推动我国青藏高原气象学和大气边界层观测的发展做出了较突出的贡献。
康世昌,男,甘肃陇西人,生于1969年1月,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世昌研究员长期从事冰冻圈科学研究,以青藏高原及其周边高海拔地区实地考察、定位观测和实验分析为基础,在冰冻圈变化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冰冻圈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记录、冰冻圈与其他圈层相互作用机制等研究上获得突出成果,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已发表论文400余篇(SCI论文268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SCI论文120篇)。论著被总引7340次(他引5903次),其中被SCI论文引用5179次(他引3879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主要学术贡献包括:
(1)深入研究了青藏高原冰冻圈变化的气候背景,揭示了山地冰川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近期的加速变化,提出极高海拔区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更为敏感,冰川退缩在近期有加速趋势;
(2)明晰了青藏高原雪冰、降水和气溶胶化学成分的时空格局,利用高分辨率冰芯记录反演了大气环流历史,通过冰冻圈多环境介质重建了过去数百年来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历史,揭示出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亚洲区域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冰冻圈区域的环境带来深刻影响;
(3)系统开展了大气和冰冻圈协同观测和研究,揭示了南亚污染物传输到青藏高原的过程和途径,剖析了黑碳等吸光性物质的组成和来源及其在冰冻圈快速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这些成果推动了对冰冻圈变化机理和影响、冰冻圈与其他圈层相互作用机制等的理解,为中低纬冰冻圈区域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凸显我国青藏高原环境保护成效和掌握环境外交谈判优先权提供了坚实科学支撑。
来源:中国科学探险协会
原文链接:http://www.case.org.cn/funny/227.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