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40周年特邀述评】栉风沐雨 春华秋实 中国尿控事业发展历程回顾 ——纪念《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创刊40周年

中华医学会  |   2020-04-02 18:00

来源: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公众订阅号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作者:王建业



引用本刊

王建业. 栉风沐雨 春华秋实  中国尿控事业发展历程回顾——纪念《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创刊40周年[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20,41(3):161-167. DOI:10.3760/cma.j.cn112330-20200320-001.


单位

北京医院泌尿外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摘要

尿控是泌尿外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也是最为复杂的领域之一。我国尿控领域的科研与临床工作起步较晚、起点较低。近40年来,在全国泌尿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尿控领域在尿动力学、尿失禁、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泌尿学、功能泌尿学、盆底功能障碍等领域有了飞速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一直伴随着中国尿控事业的发展,正值她创刊40周年之际,我们以检索到的杂志发表论文为循证依据展开综述,系统回顾我国尿控事业的发展历程,展示学科建设成果,以兹祝贺《中华泌尿外科杂志》40岁生日,并鞭策激励我国尿控工作者更加努力,共同推动我国尿控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

*



尿控(urinary continence)是泌尿外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涉及下尿路功能障碍(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LUTD)及其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也是泌尿外科学最为复杂的领域之一。我国尿控领域的科研与临床工作起步较晚、起点较低。近年来,在全国泌尿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有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一、起步阶段(—1997年):我国现代尿控事业的起步伴随于尿动力学的发展 

我国尿动力学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重庆郭廼勉率先开展这一工作,对女性尿道长度与尿失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用人工测量的方法获得正常女性尿道长度平均4 cm左右;提出短于3 cm极可能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短于2.5 cm则可能发生完全性尿失禁的理论。与此同时,北京、上海、长沙等少数学者也开始进行尿动力学方面的工作。但当时由于缺乏先进的尿动力学设备,测压工作全靠人工操作,限制了我国尿动力学工作的开展。1972年,丹麦诞生了世界第一台现代化尿动力仪,但价格昂贵、操作繁杂,国内无法推广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郭廼勉、金锡御等着手研制国产尿动力仪,先后研制成功SWⅠ、SWⅡ及SWⅢ型尿动力仪。至80年代末,外国公司生产的电脑控制的尿动力学设备相继被引入北京等地,从而加速了尿动力学检查在我国的开展,也促进了临床研究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的创刊,一系列有关尿动力学的研究得以发表。其中就包括郭廼勉、金锡御、宋波等对BPH尿动力学进行的系列研究,这些研究确定了尿动力学检查对BPH的应用意义[1-2]。鹿尔驯、郭迺勉、杨荣等也相继发表了关于国人尿动力学特征的研究[3-5],包括成年男性的尿流率测定及尿流率曲线;我国成人女性正常尿道关闭压力图;正常成人尿流率测定值分析。廖利民等将尿动力学诊断膀胱出口梗阻的方法引入国内[6-8],先后发表了多篇论文,如压力-流率测定在诊断膀胱出口梗阻中的意义;直线PURR对膀胱出口梗阻的定量诊断及分度;P-Q图及A-G图诊断前列腺增生性膀胱出口梗阻。郭廼勉、杨荣、宋波、卫中庆等运用尿动力学知识,对其他下尿路疾病,如尿道综合征、尿失禁、女性下尿路梗阻进行特征分析,指导诊断和治疗[9-12]。在广大尿控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尿动力学在同行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日益受到重视[13]。1995年金锡御应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hinese Urologic Association,CUA)的邀请,赴北京做有关“前列腺增生症尿动力学研究”的报告,此次报告获得中国泌尿外科学界的极大反响。这一时期,除在尿动力学检测方面的开创发展外,国内学者也开始对压力性尿失禁、尿道综合征、女性下尿路梗阻、神经源性膀胱等尿控常见疾病的诊疗进行初步研究。


二、快速发展阶段(1997—2020):成立CUA尿控学组,积极组织国内学术活动,加入国际学术组织并在国际学术舞台发出中国声音

1997年经中华医学会批准正式成立了CUA尿动力学组 (后改为尿控学组),是泌尿外科学分会组建的第一批学组,金锡御及郑家富共同担任组长(另一个学组为男科学组,郭应禄院士任组长)。CUA尿控学组的成立使得中国尿控专业发展有了组织保障。1999年第二届尿控学组成立,金锡御任组长,宋波和杨勇任副组长;2005年第三届尿控学组成立,宋波任组长,杨勇、廖利民任副组长;2009年第四届尿控学组成立,王建业任组长,王东文、宋希双任副组长;2013年第五届尿控学组成立,王建业任组长,王东文、宋希双、许克新、许传亮任副组长;2018年第六届尿控学组成立,王建业任组长,廖利民、许克新、王坤杰、杨国胜任副组长。


1997年CUA尿控学组成立后,同年在重庆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尿动力学会议[14]。1997—2007年每两年举办一届、2007年以后每年举办一届全国尿控学术会议。


尿控学组成立后,经过全国同仁的努力,我国尿控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入快速发展期,并逐步与国际接轨。1997年廖利民率先加入国际尿控学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成为中国大陆首位ICS会员;从2006年开始,他与ICS教育委员会合作,在北京、重庆、广州等城市举办了6次ICS教育课程,带动并提高了尿控领域的临床诊治与研究水平。2008年廖利民正式成为首位中国籍ICS理事会理事,从此在ICS管理高层有了来自中国学者的声音。自2007年起,经过中国尿控学者两次全球竞选和积极争取,2008年在埃及开罗廖利民率队成功赢得了2012年ICS第42届年会的主办权,由ICS联合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CUA、妇产科学分会主办。第42届ICS年会于2012年10月15—19日在新落成的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会议由宋波和王建业任名誉主席,廖利民任大会主席,朱兰任学术委员会主席。本次会议是首次在中国召开的ICS年会,也是ICS第3次到访亚洲;共有参会代表2 000余人,其中境外代表1 500余人,分别来自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泌尿外科、妇产科、护理、康复、基础研究等十余个专业。会议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融入国际尿控学术沙龙的进程,也成为我国尿控事业发展的新起点和里程碑[15]。CUA尿控学组于2011年正式参加泛太平洋尿控协会(Pan-Pacific Continence Society,PPCS)学术活动,并于2013年成为PPCS的正式成员。2016年10月,由PPCS、中华医学会、CUA主办的2016年PPCS年会在北京举行,对我国尿控事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引领作用[16]


世界尿控周(World Continence Week,WCW)是由ICS为在世界范围内提高尿失禁防治的健康意识于2009年发起设立,旨在为尿失禁患者提供专业的帮助,时间是每年6月份最后一周的周一至周五。从2010年开始,在CUA尿控学组组长王建业和ICS理事廖利民的领导下,中国也加入到WCW的行列,每年在中国各大城市的主要医院都会举办WCW活动,推广和普及尿失禁知识,增强中国患者的防病意识[17]


三、尿控相关疾病诊治及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CUA尿控学组与国际尿控学术组织的不断融合和交流学习,中国尿控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临床诊治水平也在不断进步,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在某些领域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领域

OAB概念最早于1989年提出,直到1997年才推广使用。ICS在2002年确定了OAB定义,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郭廼勉、宋波、金锡御等就发表了关于尿道综合征尿动力学的特征、女性尿道综合征治疗体会等文章[9,11,18]。2000年CUA尿控学组分别在珠海、北京召开了关于《OAB临床指导原则》制定的研讨会,并于2002年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发表[19]。自2007年CUA开始制定《OAB诊断治疗指南》,至今已有2019版更新版本。2010年5月由王建业教授牵头成立中国OAB诊治联盟,并开设了专门的网站,普及教育和进行多中心研究。在联盟的促进下,2010年6月,CUA尿控学组发布了首个中国OAB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18岁以上人群OAB总体患病率为5.9%,40岁以上人群OAB的总体患病率约为40岁以下人群的10倍,达到11.3%[20]。


在基础研究方面,李龙坤、宋波团队对膀胱ICC细胞进行了系列研究,解释OAB的可能发病机制,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21]。在OAB的药物治疗方面,高选择性的M受体阻断剂、β3受体激动剂等相继上市,为中国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膀胱壁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注射能够有效缓解神经性和非神经性OAB症状,获得很好的循证医学证据推荐。2004年廖利民等[22]发表了经尿道膀胱壁BTX-A注射治疗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反射亢进及神经源性尿失禁,2007年李新德等[23]发表了膀胱内注射BTX-A治疗女性OAB的疗效探讨。同时BTX-A还被成功应用于治疗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24-25]


骶神经调控(sacral neuromodulation,SNM)是治疗多种LUTD的有效方法。进入21世纪,廖利民等[26]首先报道了SNM的初步尝试。2002年及2004年谢克基等[27-28]先后发表了SNM的治疗体会。SNM技术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是2011年底,王建业领导成立的SNM联盟为该技术的推广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2014年本领域专家组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发表了SNM中国专家共识[29];之后,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得以发表:陈国庆等[30]报道SNM治疗大小便功能障碍,张耀光等[31]和王磊等[32]报道SNM治疗间质性膀胱炎,张鹏等[33]报道SNM治疗非梗阻性尿潴留。2002年李龙坤等[34]报道电刺激盆底肌对尿道功能影响的基础研究。2016年开始SNM装置的国产化进程全面启动,一款国产SNM系统已正式应用于临床,另一款已完成临床试验。同时超声引导穿刺技术、3D打印辅助电极植入等创新性SNM外科技术也相继在中国开展。2018年王建业等专家组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发表了《骶神经调控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再版》[35],对第一版的内容进行了更新和调整。近10年来,OAB的治疗进展很快,出现很多新药和新的治疗手段。


(二)神经泌尿学领域

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医学难题,对其研究与探索至今方兴未艾。早期国内外对NB的治疗并无理想方法,经尿道外括约肌切开术或膀胱颈切开术是当时神经泌尿学治疗上的一大标志性手术,20世纪80年代中期,汪俊棠[36]和邵英复等[37]发表了经尿道膀胱内外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外伤性神经源性膀胱的论著。进入21世纪,中国学者的不断努力使国内神经泌尿学与国际接轨。CUA先后于2011年和2014年发布了由廖利民主编的第1版和第2版“NB诊断治疗指南”,2019年版指南也即将出版[38-39]。2013年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及中国脊髓损伤学会也发表了“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管理与临床康复指南”[40]。在NB的诊断评估方面,ICS基于尿动力学结果仅将下尿路功能与功能障碍分为储尿期和排尿期两部分描述,并提出了一个分类系统;该分类可以较好地反映膀胱尿道的功能及临床症状,但其没有反映上尿路状态。针对上尿路功能的评估,廖利民提出基于泌尿系核磁水成像(MRU)的新的肾盂输尿管积水扩张分度标准[41]。在此基础上,2015年廖利民提出包括上/下路评估的更全面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全尿路功能障碍分类方法[42]。这两个新的分类标准对患者的评估、治疗和随访起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在NB的治疗领域,间歇导尿是神经泌尿学近25年来最重大的进步之一。2011年CUA第1版NB诊治指南就指出,间歇导尿是协助膀胱排空障碍患者排空尿液的“金标准”。关于药物治疗,口服抗胆碱能药物已经应用多年并获得成功,但口干和便秘是其主要不良反应[43]。因此,寻求特异性更强、耐受性更好的松弛膀胱新药的研究不断展开。目前关注较多的是BTX-A。将BTX-A注射入逼尿肌治疗神经源性OAB以及尿失禁的有效性已被国内外学者确定,但其长期疗效以及卫生经济学状况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自2002年起廖利民等开展国产BTX-A注射治疗NB[22],之后崔心刚等[44]的研究结果证实BTX-A逼尿肌注射或尿道括约肌注射是治疗神经源性和非神经源性LUTD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膀胱扩大成形术(augmentation cystoplasty,AC)已成为药物治疗无效、膀胱储尿压升高伴上尿路损毁的NB患者的有效疗法。徐月敏和陈曾德[45]于1992年发表了膀胱次全切除及回肠扩大膀胱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文章;廖利民团队先后在国内外发表了AC系列研究论文,2017年在美国《Journal of Urology》杂志发表了173例AC患者11年长期随访经验,是迄今最大宗的病例报道,并且提出肠道膀胱扩大同步输尿管裁剪整形术的新概念[46-47]。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 人们也在尝试运用再生医学的方法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王祎明和廖利民[48]从动物实验开始,进行临床转化;将SIS生物补片用于膀胱扩大术,2015年张帆等[49]发表了组织工程补片膀胱扩大术治疗NB的疗效分析。神经泌尿学的另一大里程碑手术为Brindley “膀胱起搏器”,即骶神经前根刺激器(sacral anterior root stimulator,SARS),其必须与骶神经后根切断术(sacral deafferentation,SDAF)相结合,实现脊髓损伤患者的自主排尿。侯春林团队率先开展Brindley刺激器植入术并完成进口注册临床试验[50],但后续相关报道较少,田晓军等[51]于2008年发表了骶神经前根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个案报道。SARS+SDAF技术目前正在国内推广中,我们期待其能够惠及更多脊髓损伤患者。目前国内神经源性膀胱已经成为SNM的第一适应证,能使部分患者的排尿和排便功能得到改善[52]。此外,在神经泌尿领域,干细胞移植、基因工程也是当下研究的热点,国内学者也在进行探索[53-54]


经过漫长的发展,神经泌尿学已成为泌尿外科的一门分支学科。2014年,国际上成立了国际神经泌尿学会(International Neuro-Urology Society,INUS)。2018年INUS首次在中国举办了“神经泌尿学教育课程”。2019年,廖利民和Madersbacher共同主编出版了英文版《Neurourology》[55],来自欧洲、亚洲、北美洲和南美洲32个国家的87位国际最杰出的神经泌尿学专家参与编写,该书对我国和国际神经泌尿学领域的全面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压力性尿失禁

无论在男性还是女性患者中,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都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我国学者很早就开始研究SUI。屠业骏和陈家[56]在1980年《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创刊号上就报道了自1959年以来应用耻骨上膀胱尿道悬吊法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良好追踪结果。在随后的80年代和90年代,《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先后发表了尿道裁剪术、尿道折叠术、简易膀胱颈悬吊术、注射术、肌瓣转移术等方法治疗SUI的临床研究[57-61]。这些研究代表着当时我国学者在SUI治疗领域中的水平。


1.男性尿失禁:男性尿失禁是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一个重要并发症,尿失禁的发生与尿道括约肌损伤造成的括约机制功能不足、逼尿肌过度活动和膀胱出口梗阻等因素有关。2001年洪宝发等[62]报道了采用膀胱镜黏膜外翻固定再与尿道对端吻合及保留膀胱颈环状肌纤维的前列腺癌根治术。2002年周兴等[63]报道了球海绵体悬吊术治疗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效果。2002年及2006年徐月敏等报道了球部尿道悬吊术治疗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64-65]。2005年叶敏等[66]报道了采用改良括约肌修补、球部尿道折叠加阴茎脚包埋术以及球部尿道复合悬吊术两种方法治疗真性尿失禁。2014年许克新和夏秋翔[67]报道了经闭孔吊带治疗前列腺切除术后男性压力性尿失禁。从1970年开始,人工尿道括约肌(artificial urinary sphincter,AUS)逐步改进成熟,成为男性前列腺术后尿失禁治疗的“金标准”;AUS也用于治疗患有尿道外伤术后及神经源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2003年李东、2004年夏丹、2014年张晓鹏、2019年孟令峰等报道了AUS植入术治疗真性尿失禁的结果[68-71]。2016年张帆等[72-73]又报道了AUS植入术患者的远期随访效果,以及AUS植入术在复杂尿路重建中治疗尿失禁的效果。


2.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随着对女性SUI发病机制认识的加深,悬吊术从关闭膀胱颈口,逐渐发展为无张力悬吊和尿道中段吊带;术式改进为微创,吊带材料也从最先的肌肉、肌腱发展到筋膜和合成材料。1996年瑞典Ulmsten报道的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TVT)因微创、操作简便得到迅速推广应用。2003年苟欣等[74]探讨了TVT治疗SUI的临床疗效。之后,国内很多学者相继发表了TVT治疗SUI的疗效和经验[75-79]。2005年杨勇等[80]研究认为尿道中段悬吊术的安全性优于膀胱颈悬吊术。2006年史东民和冯波报道采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治疗女性SUI的研究等[81-82]。2006年金讯波和陈忠发表了TVT-O及TVT治疗女性SUI的疗效比较,认为二者疗效相似,TVT-O术更安全[83-84]。2005年王平等[85]报道采用聚丙烯网片行耻骨阴道悬带术治疗Ⅱ型SUI的效果。2008年袁正勇等[86]报道同期手术治疗女性SUI与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经验。2016年张耀光等[87]报道TVT-exat治疗复发性SUI的结果。2004年廖利民等[88]报道AUS植入术在女性SUI患者中的应用,但目前AUS在女性患者中应用很少。对于女性SUI患者除手术治疗外,国内学者还探讨了药物治疗。2003年那彦群等[89]进行了盐酸米多君治疗女性SUI的临床研究。2005年陈园等[90]的研究结果显示盐酸米多君对轻中度女性SUI有效。然而由于该药具有降血压的不良反应而使其临床应用受限。2018年李慧珍等[91]报道了点阵CO2激光治疗女性SUI的初步疗效。


(四)尿动力学的进一步发展

2002年金锡御、宋波出版了《临床尿动力学》[92],2003年郭应禄、杨勇出版了《尿失禁》[93],2012年廖利民出版了《尿动力学》并于2019年再版[94-95]。国内学者也开始注重尿动力学检查的质量控制研究,2002年及2006年廖利民等发表了尿动力学实时典型值范围的定量质控、实时典型信号模式的定性质控以及尿动力学数据回顾性分析中的质量控制3篇论文[96-98],全面、系统和详细地阐述了尿动力学质量控制标准,这个标准最终作为ICS标准化报告“尿动力学技术规范(good urodynamic practice,GUP)”的内容之一于ICS官方杂志《Neurourology and Urodynamics》发表[99]。


(五)功能泌尿外科学的发展

功能泌尿外科学也是尿控领域一个新兴的、具有广阔前景的方向。2018年许克新主编的《功能泌尿外科学》出版[100],该书对功能泌尿外科进行了专业、系统、全面、深入的阐述,对国内功能泌尿外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创刊40年之际,中国尿控同仁热烈祝贺杂志的成功发展,由衷感谢杂志对中国尿控事业发展的帮助和促进。这40年中国尿控专业的学术和临床水平在不断提升,与国际交流越来越广泛,在国际舞台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伴随着杂志的发展,我们很多医生从年青读者变为作者、再成长为编委,杂志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在这过程中,我们要感谢为中国尿控作出贡献的全体尿控人,他们的代表是自2005年起CUA年度“大禹奖”的获得者:金锡御、宋波、廖利民、鹿尔驯、杨勇、杜广辉、沈宏、卫中庆、文建国、吴士良、许克新、宋希双、李龙坤、张耀光、黎玮。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在下一个40年,中国尿控事业定会迎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略)


原创声明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公众订阅号

本文为《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原创文章,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其他媒体、网站、公众号等如需转载本文,请联系本刊编辑部获得授权,并在文题下醒目位置注明“原文刊发于《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年,卷(期):起止页码”。谢谢合作!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公众订阅号

来源:gh_665d9f201542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公众订阅号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5NTM4MjI0Mw==&mid=2247484763&idx=1&sn=c2651d598e9a7d4e13a625b35b1f30e7&chksm=fe739fd7c90416c116194bffc4a2e18fac6cf668e5e23013d9fa84024defeda0e4ed4da30514&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