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高压下,医务人员如何调节心态?

江西鹰潭市科协  |   2020-03-16 09:32

来源:科普鹰潭

  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医务人员背负着患者的信任和公众的期待,是冲在最前线,守护公众健康的“战士”。然而,“白衣天使”也是普通人,在持续高强度的工作下,该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呢?

  一线医务人员可能出现哪些心理症状

  据专家介绍,从目前咨询的医务人员的情况来看,最为多见的是睡眠问题,尤其是刚刚到达疫区时,很多医务人员出现了睡眠波动的情况,具体表现为:夜晚入睡困难、入睡后多梦、早醒睡不着等;其次是焦虑问题,很多医务人员表示,无法控制自己内心的不安;有少数医务人员还出现了身体不适的症状,如胸闷、乏力等;另外,也有部分在重症室的医务人员,在面对无法挽回的生命时,内心产生了内疚、悲伤的情绪。



  专家认为,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巨大的工作压力。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长期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巨大压力,面临精神紧绷、生物钟紊乱的问题,即使是工作结束后,仍处在单人单间彼此隔离的环境,不良情绪无法得到及时纾解。

  以上原因都导致了医务人员不良情绪的堆积,由此产生了包括失眠在内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如何判断一线医务人员是否需要心理援助

  在疫情的高压下,有哪些可供初步判断的表现形式可以帮助医务工作者确定自己是否需要心理援助呢?

  在面临压力时,每个人的表现千差万别,但仍然有一些基本规律可循。心理科医生会通过专业测试工具,如心理量表、筛查问卷等,初步识别出可能会出现较大心理问题的人群。通过面对面访谈则能更加精准地进行判断。

  此外,一线医务人员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自行判断。如果出现了长期失眠、持续情绪低落、行为无法适应新环境等反常情况,就要及时采取措施,寻求心理疏导。

  一线医务人员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对于一线医务人员进行心理调适的方法,专家给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是在认知上树立信心,乐观看待疫情发展。目前新增确诊人数和以往相比已有明显下降。我们应该认识到,过去一段时间的付出和努力是卓有成效的。

  二是在行为上保持规律。包括规律的作息、按时进行室内运动、保持日常的生活习惯等。

  三是在情感上及时疏泄。首先,要学会接纳自身存在的不良情绪。在面对如此重大的公共事件时,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产生不良情绪,如焦虑、自责等应激反应,这些都是正常的。其次,要认识到即使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人的能力仍然有限,当面临患者无法医治的情况而产生无力感时,应及时调整好情绪,还有更多的患者在等待救援。

  四是当发现自身有心理问题苗头时,如果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得到缓解,就应该及时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此次,国家卫健委已派出300名精神科专家和心理专家,帮助一线工作人员进一步筑牢身心堤坝。

  专家还为医务人员开出了十二字“心灵处方”——安全、支持、连接、放松、宽容、咨询。意为:做好防护以保证自身安全,同伴之间互相鼓励支持,和家人朋友定期沟通联系,保证休息并适当放松,不苛责自身并接纳医学的有限性,遇到问题向专业人员求助。

  如今,疫情防控到了攻坚阶段,希望这份“心灵处方”能抚慰每一位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

  受访专家: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上海市第九批援鄂医疗队领队王振主任医师

  厦门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厦门市援鄂医疗队心理专家丁丽君主任医师


来源:ytskxwkp 科普鹰潭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zM5NTc0NQ==&mid=2654498665&idx=2&sn=d19dc56c0f66cd8d6b0ac93ce02502dc&chksm=806ffd27b71874313e00e6528fb5f27a37d37b7fad5bcdad30ea45c7d442f3f7b27265a810a9&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