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画”出神经科学之美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   2015-12-11 16:06

  如果没有踏上科研之路,张旭有可能会成为一位优秀的画家。在青春年少的日子里,他眼中的阳光、树叶似乎每天都会散发出不同的光彩。沉浸其中,张旭能深深地感受到一种美。他还尤其喜欢超现实主义派画家达利的画,因为这些作品中流露出对生命本质的理解。

   然而,张旭没有能成为一名画家,他选择的是一条科学之路。面对形态丰富的细胞结构、纷繁复杂的神经系统,张旭似乎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特别敏感,他能从中感受到的另一种美:那是大自然创造生命的自然之美和结构之美。   如今的张旭已经是中国神经科学研究领域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不仅担当着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的重任,更是在刚刚公布的中科院新院士名单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最初的动力   疼痛是怎样产生的?大脑是如何感受疼痛?用什么办法能减少疼痛?张旭主要研究领域就是为了解答这些看上去“非常简单”的难题。而促使张旭挑战这些难题的最初动力,则来自一位他亲手送走的癌症病人。   当时,张旭正在第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做实习医生。在他管理的病床上,有一位年轻的癌症病人。剧烈的疼痛折磨着病人的身体,也在折磨着年轻实习医生的心灵。“肿瘤细胞已经侵入神经组织,除了给病人注射吗啡之外,我们医生都束手无策。”多年之后的张旭依然清楚地记得当时的细节,而语气中也还带着一丝沉重。   几天后,病人在痛苦中挣扎着死去。这件事给张旭触动很大,他下决心要做疼痛的研究,从而减轻患者所遭受到的痛苦。对于张旭而言,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决定,他也由此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科研之路。   编写疼痛“基因字典”   从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四军大到中科院,从瑞典、西安到上海,30年的科研生涯中,张旭在感觉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中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有关慢性痛的背根节和脊髓基因表达谱等系列研究,为临床镇痛和痛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有关阿片受体不同亚型间相互作用及其与吗啡镇痛耐受相关性的系列研究成果,形成了受体复合体功能及其药物研究的新方向;在寻找新的痛觉调控分子的研究中,发现从背根节神经元释放的钠钾泵激动剂,能够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和痛觉信息传递;在认知功能障碍研究中,发现了大脑发育期表达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3是微管稳定蛋白……   这些成果中,张旭最为看重的是对感觉神经元基因表达库的构建。一个感受外界信号的神经细胞就有超过1万个基因,而神经细胞的种类又大大超过其他细胞。张旭带领科研团队不畏艰难,开展了大规模基因检测工作,编制了神经细胞与疼痛相关的“基因字典”。这本宝贵的“基因字典”不仅为镇痛类药物筛选提供了靶点,还改变了传统的神经元分类框架。“人们可以了解疼痛的感觉是如何编码出来的,其影响力还将在未来持续发挥一段时间。”张旭说。   不做别人做过的   在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时,张旭每天往返实验室与宿舍都会跨过一座桥。站在桥上,眺望着每年颁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圣殿”大厅,张旭都会有一种特殊的感觉:越基础的科学研究越能带来原始创新,那些基础的科学问题是清楚的,但解决问题的道路是漫长的。而张旭义无反顾地走在原始创新的最前端:不做别人做过的东西,只选择最基础的领域,研究别人不曾踏足的问题。   原始创新之路需要智慧,更需要坚持。走路、吃饭、喝咖啡,或是坐在办公室时,张旭的大脑中总是在思考着科学问题。中科院上海分院的同事去找张旭,几乎很少能在副院长的办公室找到他,基本上都要去实验室里找。   张旭很少在意生活上的事情,自嘲有着丢三落四的习惯。每次出差,妻子会为张旭整理好行李,而张旭常常到了出差地才知道自己带了些什么。幸运的是,妻子既是张旭的同行,也是同事,科学已经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每当我突然有一个想法,即使在家里也能有人一起讨论、争辩,这也是一种幸福吧。”张旭笑着说。   对于新当选院士,张旭说这是一种荣誉,是来自同行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院士不仅应该盯着科学前沿,更要胸怀国家和百姓。”张旭说,对百姓关心的问题进行科普是院士的责任,“不能把工作忙、没时间作为借口,要让社会知道科学家们都在做些什么工作,同时也要了解百姓需求,并以此作为今后科研的动力和方向。”

来源: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原文链接:http://www.sast.gov.cn/view/36/22788.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