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开树到贞丰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  |   2017-06-26 08:06

  6月21、22日,贵州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开树同志到贵州省科协科技精准助力扶贫县-黔西南州贞丰县对当地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调研。


  在有120多户贫困户的极贫村——连环乡屯上村,刘开树副主席听取驻村扶贫工作队、县科协及村支两委同志对该村扶贫工作的汇报。当了解到,在各方面大力扶持下,屯上村采取公司加农户方式建立一个大型养猪场,贫困户可以分红、打工等方式获得现金收入,而且可帮助农户自行养殖肉牛、种殖辣椒等方式并保底收购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情况,刘开树副主席高兴地肯定了该村的扶贫工作思路和成效。并要求县科协更加大力度支持屯上村的扶贫工作,除对农户进行种养殖技术支持培训外,还要成立相关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提升农户抗风险能力和拓展市场能力。


  在贞丰县移民搬迁点菜花社区,刘副主席在贞丰县委书记陈湘飚同志陪同下考察了中国科协、省科协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项目-土布小镇。这个社区是贞丰最大的移民社区,建成后容纳异地搬迁移民一万二千多人,有七千多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为使移民搬得出来、住得下去,贫困户能脱贫奔小康,贞丰县委、县政府将当地布依族妇女熟悉的土布纺织技术,引进了浙江商会等组建公司,用土布制作家纺、时装、工艺品等,一时供不应求。县科协利用中国科协、贵州省科协下拨的科技助力精准扶贫资金,对贫困户妇女进行培训,并引进广州大学等专家,对土布纺织机、纺织技术进行改进,使纺织出来的土布更加适应市场需求。而贫困户得到资金垫付购买织机、纱线纺出土布后由公司回收,每月每个熟练女工可收入3000-5000元,还掉织机、纱线本金后还可余两千元左右,而县科协又用回收资金扶持更多的贫困户。刘开树副主席在考察后表示,这个精准扶贫项目选得很好,为贫困移民增收致富找到了一个产业化的广阔道路,把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足不出户就可脱贫奔小康,希望县科协在省科协、贞丰县委的支持下,增加科协元素、突出科技特色,使这个项目成为中国科协、省科协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个亮点工作。(杨泳滨 )


科技馆供稿  

  

来源: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

原文链接:http://www.gzast.org/xhxw/zyxw/7051.s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