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永远不能缺失

中国科协  |   2020-03-11 17:31

来源: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随着疫情防控呈现向好态势,公众关注焦点向疫苗研发前移。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相关方面将疫苗研发作为重点攻关项目,预计最快疫苗将于4月下旬申报临床试验。


疫苗对疫情防控至关重要。然而,疫苗也有局限性,疫苗问世相对疾病生成存在天然滞后性,疫苗只针对特定疾病,既不可能包防百病,更不可能一劳永逸。人类与疾病抗争的历史昭示世人,当一种疫苗攻克一种疾病后,还会有新的疾病产生,疫苗与疾病“猫与老鼠”的游戏没有尽期。


“治病莫若防病”。防控疫情,不仅要靠医学手段,还要靠科学精神。科学认知乃科学精神核心内涵,对普罗大众而言,至少要树立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价值取向,修炼不食野生动物的文明认知,养成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拒瘟疫于千里之外。


独立思考是科学精神的外在表现。独立思考在思维方式上,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崇尚“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而非“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行为方式上,要求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不盲从不迷信,基于事实常识和遵循基本逻辑臧否推论,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趋。


疫情是一面镜子,能照出人的智力颜值。防疫期间,一些人行为失范反智,公共场所不戴口罩有之,不听劝阻违规聚集有之,挣脱隔离擅自外出有之,酿成病毒传播扩散。面对疫情,一些人行为非理性反常识。比如,一时间无科学依据的人为造毒“阴谋论”甚嚣尘上,被传得“有鼻子有眼”;有机构宣称“某口服液可抑制新冠肺炎”,迅即引发抢购;“民间神医治愈新冠肺炎”神话横空出世,让多少人虔信得五体投地、神魂颠倒,神汉们却趁“疫”打劫没事偷着乐。


纵观每一次病毒灾难背后,无一不与动物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因果关系。本次疫情表明,SARS没能让一些人反躬自省痛改前非,长敬畏自然、善待生灵的记性。吃一堑,长一智,理性反思本是科学精神题内之义,学会反躬自省,勇于自我解剖,进而改过自新长记性,才不至于屡犯同一错误。科学精神缺失,就会导致理性“骨感”和行为“智障”。必须尽快补齐这个“短板”,这是可防百毒的最好疫苗。



来源:河南日报

来源:cysc-cast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OTM4ODA2Ng==&mid=2247491240&idx=3&sn=f11697c3f2010780fe779ed7d0fd5076&chksm=e99313e5dee49af35edac313d43558be3590a0b33c4492681cb60dfbe9f1cf4ee92c44bdbc21&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